时光邮筒·刺桐花开第三极(七)洛隆家书
无线泉州·要闻 2025-07-20 19:10:40

三年前的七月,一群来自刺桐城的追梦人带着使命与热忱首次踏上洛隆的土地。初到时,稀薄的空气让每一次呼吸都成为挑战;如今,酥油茶的醇香已深深烙进他们的味觉记忆。援藏结束之际,曾与他们并肩战斗的当地干部和群众满是不舍。在本期《时光邮筒·刺桐花开第三极》系列报道中,这些“家人们”将三春故事化为一纸家书。


【点击下方观看视频↓↓】

*视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高原的晨光中,一场特别的“家庭聚会”在洛隆县政府大院内温情进行。这里没有隆重的仪式,只有相处三年的“家人”们,在用最朴实的方式诉说心里话。


洛隆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主任 米玛次仁

三年共事的时间很短,他们以真诚教我待人,以担当教我做事,这份成长无价,必将照亮我前行的每一步。

洛隆县藏族同胞 贡秋江村

现在我们开车路更好走,也更安全了。

洛隆县驻村干部 阿旺措姆

泉州援藏工作队带给我们的不仅是项目和资金,更是一种工作方法,用专业能力破解难题,用为民初心赢得信任,用持续创新激活内生动力。作为洛隆干部,我们要把这些经验转化为本地化实践,让格桑花在洛隆开得更艳。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也是对口援藏工作实施31周年。在西藏的发展蓝图上,泉州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队用三年的汗水留下了充满力量和希望的印记。这支传承着“敢为天下先”基因的队伍,以“爱拼才会赢”的豪情,在海拔3700米的洛隆县精心培育“民生援藏”幸福花,深耕“产业援藏”致富田,搭建“三交”连心桥,推动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高原落地生根。



2016年7月至今,泉州市委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共选派三批59名援藏干部人才与“组团式”医疗人才,多领域对口支援昌都洛隆县,累计投入援藏资金3.1亿元,落实项目59个,对洛隆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洛隆县人民政府首次在西藏自治区2023年度招商引资目标任务考核中获通报表扬、在2022年度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项目绩效评价中荣获优秀。民生援藏方面,帮助建成6个乡村振兴示范村,改造8所乡镇卫生院,“组团式” 医疗队全面提升了当地医疗服务水平。教育方面,清华乡村振兴教学站培训42000人次,实现“名优校+”结对共建,资助了3名大学生四年的学杂费。产业援藏方面,助力泉洛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上新台阶,青稞系列产品、福昌藏香等特色产品通过“东方甄选”走向全国,累计带动就业达6700人次。特别是藏香产业实现技术和产业升级,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在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组织200余名干部群众赴闽交流,推动非遗文化双向交流,让“闽藏一家亲”的理念深入人心,为新时代对口援藏工作提供了鲜活样本。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洛隆县委副书记

政府县长 巴桑次仁

三年来,泉州援藏工作队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在闽藏两地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以奉献诠释援藏精神,以实干践行援藏使命,推动泉州对口支援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得益于泉州人民的无私援助。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输血造血并重、扶志扶智结合”的援藏模式,重点推进援藏项目建设,深化和拓展泉洛两地交流合作,让“泉洛同心、山海共情”的篇章更加绚丽!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洛隆县委书记 罗超文

泉州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队进驻我县以来,始终聚焦“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以先进的理念和务实的作风深入基层、扎根一线,主动作为、精准发力,带动一系列优质项目落地生根,兴办一批暖民心、惠民生的实事好事,赢得全县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对此,我们心存感激,满怀感恩,也将以更务实的举措,继续精诚合作、深化交流,用好援藏优势,蓄能自力更生,推动援藏成果惠及更多群众,切实把党中央的关怀和泉州市的支援转化为推动新时代洛隆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共同谱写“洛泉同心、山海共情”的崭新篇章。


记者:魏佳媚 林工滨 吴裕鹏

【无线泉州】一审:王桂瑜

【无线泉州】二审:林明谈

【无线泉州】三审:欧阳可及 陈雄标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