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泉州海关历史文化溯源教育基地”在世遗点——泉州市舶司遗址揭牌。此举对于加强遗址开发保护和文化阐释,讲好“东方第一大港”故事具有重要意义。
市舶司是我国古代设置的专门掌管涉外船舶、贸易及其征税和接待使者的机构,基本功能类似于今天的海关,是中国海关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泉州市舶司遗址是当前我国考古发现仅存的古代市舶司遗址,是“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系列世遗点的核心纽带。泉州市舶司设置于宋元祐二年(1087年),历经两宋、元、明三朝,于明成化八年(1472年)迁置福州,前后达385年之久。期间,泉州市舶司作为宋元明三朝国家政权设置在泉州管理海洋贸易事务的行政机构,直接参与并缔造了泉州港“涨海声中万国商”“船到城添外国人”“梯航万国”的繁荣景象,见证了泉州港崛起为“东方第一大港”的辉煌。 经考古勘探和发掘,在泉州市舶司遗址及其周边保存着众多的宋元城市肌理(如竹街、舶司库巷、水关码头等),为研究中国古代海洋贸易管理制度及海关史提供了重要实证资料。同时,通过复原“验货抽分—颁发公凭—仓储运输”全流程场景,能够开展古代海关进出口监管的全链条沉浸式体验教学,讲好、讲深、讲实泉州市舶司的故事,进一步推动泉州市舶司和海关历史文化传承保护、活化利用工作,不断弘扬“海丝文化”,为泉州打造“海丝名城”增光添彩。 泉州海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泉州市“东方第一大港”系列文化项目的责任单位,泉州海关以此次挂牌为契机,共同守护泉州市舶司遗址这一珍贵世界遗产,进一步把泉州市舶司历史活化下来、文化传承下来、血脉延续下来,充分发挥市舶司遗址存史、资政、育人作用,引导社会各界学先知、鉴先史、继先贤、开新局、谱新篇,再现“涨海声中万国商”的新时代画卷。
来源:泉州海关 鲤城区政府办 泉州政务 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无线泉州】一审:吴丽峰
【无线泉州】二审:林明谈
【无线泉州】三审:欧阳可及 郑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