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学争优 敢为争先 实干争效|抓项目 促发展】抓工业设计促产业提升专项行动:以工业设计点燃泉州“智造”火花
工业设计是产业链创新链的源头,也是助力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关键一环。全市启动“抓工业设计促产业提升”专项行动以来,聚焦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智能、新模式的研发与应用转化,推动泉州市工业设计由传统外观造型设计逐步向技术集成运用的现代工业设计转变,打造“智造强市”新引擎。【点击下方观看视频↓↓】*视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匹克集团的这间实验室,聚集了企业近几年开发的各类3D打印鞋产品。10年来,企业不断整合国内运动鞋3D打印产业链的设计、新材料研发和下游生产、销售环节,推出了大量能够满足量产与个性化需求的3D打印产品。匹克体育125创新工场负责人 蔡维健这款是我们获得德国红点至尊奖的一款产品。这个镂空是我们吸取了古代战士锁子甲的编制工艺。锁子甲能够灵活的同时又非常坚固,我们以锁子甲为灵感,用3D打印工艺做成这样鞋子鞋面,我们可以看到他弹性非常好,延展性非常好,同时又非常坚固耐用,用我们民族的智慧传递科技的创新。工业设计,让企业创新链、产业链不断延伸,市场竞争力也不断增长。背靠着泉州实体经济,泉州工业设计有着广阔的产业土壤。这一点,“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柳冠中也注意到了。他对泉州积极引导工业设计进园赋能产业转型升级表示肯定,希望泉州将工业设计融入城市规划、配套服务体系的城市战略中,以工业设计赋能未来之城建设。清华大学 首批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荣誉副会长兼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 柳冠中园区就是有好多设计公司,有的善做杯子,有的善做家具,有的善做电脑,他们在一起,经常切磋,那么他们合作的企业,他们就会发现这两种企业合作一起,可能出现一个全新的物种,这就开始酝酿了。政府看到这点,我不是光扶持设计,也不是光扶持制造企业,把它放一起,让它发酵,有可能3-5年以后出现全新的东西了。深入开展“抓工业设计促产业提升”专项行动,泉州聚焦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智能、新模式的研发与应用转化,引导工业设计由传统外观造型设计逐步向技术集成运用的现代工业设计转变。 今年新增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3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10家,截至目前,泉州市累计培育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0家、省级28家、市级72家。成功举办“海峡杯”、“刺桐杯”、“何朝宗杯”等工业设计综合性、行业性赛事,促进设计成果转化。推动工业设计入园,引导工业企业应用工业设计引领需求,提高产品附加值、企业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推动工业设计与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深度融合,赋能泉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本台记者:陈晖 林鸿毅通讯员:陈曦【无线泉州】一审:黄艺华【无线泉州】二审:林健行【无线泉州】三审:潘海阳 林婷瑜2023-12-31 18:33无线泉州·要闻 -
【平安泉州】司法所“强基础、展亮点、创品牌”评述 15家司法所展示“一所一品”创建经验
12月25日,泉州市开展司法所“强基础、展亮点、创品牌”评述活动。【点击下方观看视频↓↓】*视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活动中,15家司法所展示品牌创建工作,交流 “一所一品”创建经验。据了解,从2021年我市开展司法所“强基础、展亮点、创品牌”评述活动以来,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始终把司法所建设作为推动全面依法治市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来抓。三年来全市共投入1200万元用于支持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新建、搬迁16个司法所,提升改造58个,品牌司法所创建达39个,全市共配备司法所长160名,司法所工作人员达到1031名,年均提供法律建议527万条,司法所承担法治职能的作用进一步显现。在司法履职方面,今年指导各类人民调解组织调解案件突破5万件,较2020年增长79.2%。下一步,我市将重点打造标杆亮点,探索“品牌所带动落后所”联动工作模式,助力达成5年时间市县品牌项目覆盖50%左右司法所的创建目标,健全“智慧司法所”建设,打造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实现乡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体系,进一步提升司法所工作效能。本台记者:宋丽丽 刘良【无线泉州】一审:黄艺华【无线泉州】二审:林健行【无线泉州】三审:潘海阳 林婷瑜2023-12-31 18:25无线泉州·要闻 -
“一带一路”教育国际交流论坛在泉举行
【点击下方观看视频↓↓】*视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恰逢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一带一路”教育国际交流论坛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福建泉州举办。论坛以“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路径、机制与方法”为主题,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来自全国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各层次院校和教育机构国际合作负责人与行业专家300余人线上线下参加了论坛。泉州将以此为契机,以世界情怀和全球视野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当好共建“一带一路”的参与者、推动者和践行者。涵养“动力源”,推动科研学术创新;厚植“增长极”,加强教育国际交流务实合作;打造“生力军”,聚焦青少年这一关键群体,培育高素质国际化一流人才。本台记者:苏芳芳 林小彬【无线泉州】一审:黄艺华【无线泉州】二审:林健行【无线泉州】三审:潘海阳 林婷瑜2023-12-31 18:23无线泉州·要闻 -
【海丝泉州 人才港湾|“涌泉”行动20条】泉州召开“引才聚才”专项调度会
12月22日,泉州市“引才聚才”专项调度会暨全市人才工作十二月份例会在南安召开。【点击下方观看视频↓↓】*视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会前,各地各单位人才工作者实地走访泉州芯谷南安分园区芯“人才之家”、南安华大石材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材城党群(人才)服务中心,深入了解研究院人才工作特色,以及“人才之家”、人才服务中心工作亮点。会议传达了全国组织系统人才工作者培训班精神。在随后的座谈交流环节,南安市分享“深化校地合作 推动共赢发展”的经验做法。南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张言捷南安市推进校地合作的特点是南安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常态化整建制的推进与各高校科研团队展开合作,以南安市与华侨大学的合作为例,我们充分发挥泉州市华大科技服务团的作用,整建制地推进南安市和华侨大学的各领域合作。精准对接,成立了南安华大石材产业技术研究院,研究院的项目成功入选了泉州市“接榜挂帅”项目。我们变个人吸引为团队聚集。成功地打造了绿色经济团队,入选了泉州市第六批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会上,丰泽区、石狮市、安溪县汇报2023年度工作总结和2024年度工作计划。过去一年,泉州市各地各单位牢固树立“人才首位”理念,齐抓共管、同向发力,人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11月底,泉州人才总数突破234万,全年新引聚人才超8万人;动态升级“1+1+3+N”人才政策体系,新推出技能人才“15条”,创新人才自主评价“配额制”,出台柔性引才、院士工作站暨特级人才创新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以及半导体产业人才、博士人才、卫生健康人才等政策专项,政策聚才效能不断发酵;成功举办全省设区市首个“人才节”,引才聚才经验被中宣部收录为“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37个典型案例之一。下阶段,各地各单位将复盘人才工作成绩单与全年工作成效、困难和问题,为明年工作取得新进展开好头、起好步。找准方向标。把准正确的人才工作方向,找准工作难点弱项,积极从工作方法上破冰。画好路线图。定好工作盘子、理清工作路子、拉好工作单子,科学研究、超前谋划好明年工作。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本台记者:陈晖 吴弘宇通讯员:李霖颖【无线泉州】一审:黄艺华【无线泉州】二审:林健行【无线泉州】三审:潘海阳 林婷瑜2023-12-31 18:22无线泉州·要闻 -
泉州市2024年新年交响音乐会举行
共赴新程,共谱华章。12月28日晚,泉州市2024年新年交响音乐会在泉州大剧院举行,以音符为序,奏响古城新声,精彩演出深受现在观众好评。【点击下方观看视频↓↓】*视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整场演出由《节日序曲》拉开序幕,这场音乐会不仅呈现《我的太阳》《斗牛士之歌》等中外经典佳作,还精彩演绎了《蓝蓝泉州湾》《泉州人》等泉州知名歌曲。音乐会还特邀了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莫华伦和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孙砾到场演出,携手泉州交响乐团,用音乐开启2024崭新篇章。经过多年锤炼打造,新年音乐会已成为泉州市喜迎新年的文化品牌活动。近年来,不断有新鲜元素加入到演出当中,中西方经典音乐作品各显异彩。音乐家们亦用悠扬、轻快的旋律倾诉着泉州人民对家乡的赞美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迎接新年的到来。此次音乐会由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泉州市闽南歌舞传承中心,泉州交响乐团,泉州大剧院承办。本台记者:宋丽丽 林工滨【无线泉州】一审:黄艺华【无线泉州】二审:林健行【无线泉州】三审:潘海阳 林婷瑜2023-12-31 18:16无线泉州·要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