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阳镇尾透村的微信群,AI语音清晰播报村账;东岭镇许山头村的积分超市,村民用“简办红白事”攒下的积分换取柴米油盐;崇武西沙湾的碧海银沙间,新人在惠安首个滨海户外结婚登记点许下简约而庄重的誓言……这些发生在惠安城乡的生动画面,正是该县今年以来创新构建“党风引领、政风推动、民风涵养”的“三风共育”体系,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清风正气的真实写照。 “文明仲夏夜 清风润万家”2025年惠安县移风易俗文明实践宣讲宣传活动现场 党风引领固本清源树标杆 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是形成好的政风民风的关键。惠安县委、县政府将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坚持以上率下,以严明纪律和模范行动为全社会树起标杆。 学习教育启动伊始,惠安县主要领导便亲自挂帅、靠前指挥,迅即召开县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高规格配备专班,县委常委会6次专题研究,制定《关于在全县党员中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细化分解11类42项具体任务清单,带动形成“县委统筹、部门联动、乡镇落实”三级推进格局。 惠安县发扬自我革命精神,推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严格对照2个问题清单、围绕集中整治违规吃喝7个方面重点任务,综合运用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审计监督等途径全面深入开展自查,全县建立问题清单83份,查摆问题521个。出台《集中整治违规吃喝工作方案》,在泉州市率先开展违规吃喝集中整治,建立党员干部及公职人员酒驾醉驾案件通报“直达”机制,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零容忍”,持续释放严的信号。 转变作风,关键在于整治问题。惠安通过“点对点”沟通、“周更新”管理等方式持续推进整改。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不力,文风会风不实,多头检查、走马式调研现象仍存在”问题整治上,惠安县按照“无明确议题不开会、无决策事项不开会、可合并议题必须合并”的原则,制定县领导活动、会议预安排,精简各类会议。数据显示,惠安县上半年全县会议数量下降37.7%。 “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惠安县深刻认识到,领导干部的作风是引领社会风气的风向标。为此,该县通过修订干部管理办法,将移风易俗表现嵌入考核“硬指标”;实施科级干部婚丧事宜“事前报告、事后报备”的“双备案”制度。全县1.2万余名党员郑重签下《移风易俗承诺书》。“签下名字就是一份责任,得带头做给大家看。”一位基层党员如是说。 同时,着眼2026年镇村换届,惠安县委组织部未雨绸缪,出台了《关于推动镇机关干部队伍“提质聚能”的若干措施》和《关于全面提升村(社区)干部能力素质的若干措施》,启动实施镇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工程,着力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担当作为、作风优良的高素质专业化基层骨干队伍,为“三风共育”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政风推动实干惠民增效能 党风正则政风清,政风清则民风淳。这股清风推动着职能部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以思想破冰、科技赋能、务实举措破解治理堵点。 针对部分干部改革创新意识不足、担当作为不够等问题,惠安县创新开展“解放思想、再上台阶”大讨论活动,提出“四个检视”、着力破解“四类问题”,聚焦“于政、于民、于商”征集“金点子”233个;引导重点干部群体深入查摆,建立问题清单87份,查摆问题213个。作风建设的实效,最终要体现到为群众办成了多少好事、实事上,体现在人民群众的直观感受上。惠安县主要领导把“民生事”当“头等事”,深入基层开展“四下基层”现场办公32场次,解决难点问题157个,并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征集群众意见800余条。县发改局积极争取专项资金1.68亿元,推进学校项目建设破解学位紧张。县卫健局创新实施“3+3+3”夜班巡查制度,解决患者急难问题61个,急诊投诉量下降90%。“现在晚上看病,秩序更好,响应更快,心里更踏实。”一位家属表示。紫山镇党委推行“民情日记”制度,要求镇村干部每周至少下沉村居三天,随身携带“民情日记本”,记录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诉求,推动解决各类堵点痛点问题超过220个。 紫山镇市场监管所助力产业破冰,余甘蜜饯“持证上岗” 惠安县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聚焦学习教育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精准推动建章立制27项,努力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长效机制。县纪委监委出台《激励保障干部担当作为六条措施》,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为实干者撑腰鼓劲。县综治中心和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中心印发《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中心诉求办理工作机制》,实现诉求办理全流程闭环管理,群众满意率高达99.9%。“以前办事得先打听业务找谁办,现在刚进政务服务中心,就有工作人员迎上来问‘您要办啥’,还全程帮着跑流程。”市民胡阿姨的笑容里尽是满意。 在乡村振兴领域,县委组织部开展“回头看”,精准整顿13个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通过“青雁讲坛”“季度拉练”等方式,强化后备力量培养,并在4个镇试点推行镇党委书记领办村财增收项目制度,增强“造血”能力。涂寨镇党委依托地瓜产业跨村联建党委,规划建设红薯现代产业园,孵化省级“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带动村集体季度增收超5万元。小岞镇党委盘活旧供销社厂房,打造集海产品加工、非遗展示、研学体验于一体的海产品加工研学基地,采用“非遗展演+电商销售”模式,带动销售额突破300万元。“平台让更多人了解小岞文化,增加了乡亲们的收入。”研学园负责人康勇坤欣喜地说。 智慧赋能,穿透监督“最后一米”。惠安县纪委监委创新智慧“微”监督利器,依托AI开发“报表解读”“数据分析”“辅助监督”功能。昔日晦涩村账,化作微信群里的清晰语音;“数据雷达”精准扫描异常,曾揪出螺阳镇某村超标准发放奖金问题;“电子侦探”智能比对信息,效率跃升15倍。科技之力,让监督无处不在。 民风涵养春风化雨育新风 党风政风的清流,汇入社风民风的原野,孕育文明和谐之花。惠安县通过文明实践、文化浸润和榜样引领,让向上向善成为城乡新景。 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是移风易俗的突破口。崇武西沙湾的滨海户外结婚登记点,“山盟海誓”的浪漫吸引着新人。刚在此登记的小陈夫妇说:“这种集体婚礼是我们对移风易俗的一种响应,简约不简单,大海为证更有意义!”在黄塘镇省吟村,“党员带头+红白理事会劝导+村规民约约束”的组合拳成效显著。当地丧事操办周期从过去的5—7天普遍压减至3天,宴席标准低于800元/桌。据估算,单场丧事平均节省费用约2万元,大大减轻了村民负担。 惠安还在全域推行“文明积分制”,让“节约受益文明有价”理念深入人心。对主动简办红白事的家庭给予50—200分的文明积分奖励,群众凭积分可在指定场所兑换生活物品或享受相关政策帮扶。截至目前,全县1200多户家庭参与兑换,总价值超15万元。梅山村老年人协会会长陈满聪指着积分公示栏,感慨道:“大家比的不只是谁家积分高,更是比谁家风好!” 深植本土文化根脉,汲取向上力量。惠安通过深挖文化基因,打造张岳家庙等28个廉政文化基地,串联石雕、南音等非遗,推出5条“廉洁文化研学路线”。县级“家风宣讲团”“党纪宣讲团”用闽南语深入基层讲述孝廉故事。“用咱厝话讲古,大家听得懂也爱听,道理自然就入心了。”一位宣讲团成员说。榜样的力量最是动人。惠安县以“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陈欠水为契机,在全县掀起学习热潮。螺城镇打造的“欠水润心”阵地,带动成立14支志愿队。此外,惠安还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大力开展“好婆媳、好妯娌、好邻居”“身边好人”“道德模范”及“新时代好少年”等评选活动,重点挖掘孝老爱亲典型。目前,全县已涌现“中国好人”8人、“福建好人”14人和各级道德模范63人。这些来自群众身边的榜样,以真实感人的力量,引导人们见贤思齐、崇德向善,有效培育了文明新风尚。 “汲取榜样力量 砥砺奋进前行” 向陈欠水同志学习活动举办 以“三风共育”为笔,惠安正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精髓,深深融入县域治理的肌理。展望未来,惠安将持续深化“学查改”,巩固思想解放成果,完善智慧监督,优化民生服务,丰富文明实践,推动党风政风民风相互滋养、向上向善,奋力描绘一幅政通人和、清风朗朗的现代化新惠安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