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助力产业发展,知识也能改变人的命运,因此教育成为援藏的重要组成。《时光邮筒·刺桐花开第三极》系列报道,今天我们要打开的是一封穿越山海的“教育情书”,字里行间流淌着泉州援藏工作队最动人的教育诗篇——他们用5G技术编织知识的彩虹桥,以暖心工程筑造高原教师的温馨家园,见证着东海之滨的“刺桐花”与雪域之巅的“格桑花”在教育现代化的春天里携手奔赴。
【↓点击下方观看视频↓】
*视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让每一个孩子享有优质的义务教育,让越来越多的学生走出大山闯世界而又不忘回报家乡,这是我们始终秉持的教育援藏初心。期待两地在教育领域取得更多的成果,共同为培养优秀人才而努力。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援藏工作队领队、洛隆县教育工作委员会书记董俊凯在写给三年前自己的信中这样开篇。信纸上铿锵有力的字迹,记录着这三年在海拔3700米处播种教育希望的日日夜夜。
(上课现场)同学们,今天要与西藏洛隆第一小学的同学共上一节美术课,我们美术课的名称是《品牌与标签》,咱们先来与他们打个招呼吧……
雪域高原的晨曦中,洛隆县第一小学的5G智慧教室内传来朗朗书声——通过实时互动的“5G+专递课堂”,藏族学生们正与泉州市晋光小学的师生们共同探索知识的奥秘。视频中,晋光小学的美术老师示范以品牌渠道介绍家乡时,洛隆的协授教师同步指导学生创作,共同体验了一场跨越3000多公里的艺术之旅。
俄西乡的杏花茶,杏花寓意着浪漫与美好,希望我能把这个寓给全国各地的小朋友,希望大家来我们西藏旅游!
我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我们老家的非遗茶,它喝起来香飘十里,希望你们能来到西藏硕督这边喝一下我们老家的特色非遗茶。
这种教学方法的话更贴近实际生活当中,对学生也能更提起他们学习的一个兴趣,通过这节课我觉得我们应该不断地去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去更加完善自己的课堂。
这个自2023年秋季启动的教育援藏项目,成为泉洛两地师生持续的“云端约定”。截止目前,“5G+专递课堂”已从单一课程延伸至教师培训、教研活动的全链条帮扶体系。当课堂的智慧光芒照亮雪域高原的知识殿堂,另一份温暖也在悄然流淌。
援藏干部深知,教育援藏不仅是教学质量的提升,更是对每个孩子成长的全程守护。在即将结束支援任务之际,他们为洛隆县的孩子们准备了一份特别的“告别礼物”。
洛隆县的中学生大多数穿着校服开展军训活动,我们在入校调研的时候发现了这一情况,心想帮他们置办一套专业的迷彩作训服作为一个礼物,于是我们利用回闽的时间联系爱心企业,募捐到30万块钱,帮他们置办了2496套专业的国防作训服。
我们女生也是爱美,没有帽子的时候我们怕晒黑,自从有了帽子我们就不怕晒黑了。
感觉穿上去非常帅气,就像军人一样。
从送教送培到网路课堂,从知识传递到文化交融,我们为洛隆教育事业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与变革。三年来,洛隆县多次取得内地西藏初中班考试名列前茅的好成绩,特别是2024年实现内地西藏班小考上线61人的历史性突破。
望着这一个个无暇的脸庞,泉州援藏人把爱和奉献留在这里,也将带着高原孩子的爱跨越山海,种在闽南古城里。
泉州你好!我爱泉州。
本台记者:魏佳媚 林工滨 吴裕鹏
【无线泉州】一审:苏含雪
【无线泉州】二审:黄美清
【无线泉州】三审:欧阳可及 陈雄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