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阳镇:党建引领“乡贤+” 赋能乡村振兴
泉州广播电视台|无线泉州 2024-04-19 15:48:46

近年来,螺阳镇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将“贤元素”融入乡村振兴的方方面面,着力让贤智、贤能、贤资成为乡村振兴的助力,为乡村振兴集聚了人气、汇聚了人脉、凝聚了人心。


一、“乡贤+公益事业”谱写惠民画卷。


为了让乡贤联谊会更好地发挥作用,螺阳镇设立乡贤慈善救助资金,乡贤主动认领公益项目,实现了“贤情入户”。


一是画好美丽乡村建设卷。引导乡贤将先进理念做法带回家乡,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提供智力支持。如盘龙村组织乡贤座谈会为古驿站修复项目和乡村振兴发展建言献策,盘龙村获评2023年度市级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松星村在外乡贤通过借鉴深圳新村改造的经验,出资1500多万元整合村内土地及部分老旧危房,成功打造了松星巷内新村,创新农村居住环境大改革,不仅扮靓了乡村风貌,更是提升了乡村振兴的发展底蕴。


松星村巷内新村


二是画好人居环境改善卷。乡贤在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上成果丰硕,为乡村设施完善和提升贡献力量。如盘龙村新老乡贤共同出资,建设农村幸福院并组建南音社,形成了集文化娱乐、强身健体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空间,不断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此外,在乡贤的帮助下,不少村建成了村老年活动中心、村篮球场、口袋公园、道路及亮化工程等,为推动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


上坂村上港灯光篮球场


三是画好民事实事落地卷。伴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聚焦“一老一少”成了一道必答题,由此,“乡贤暖心行动”应运而生。如乡贤黄元土设立教育基金会,对辖区优秀教师、品学兼优的学生发放奖励金,并为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乡贤王庆辉全资捐建城南第三实验小学体艺馆项目,同时每年松星村全村60周岁以上的老人家每人分发700元过年红包,让老人家能过上每一个暖心年。


城南第三实验小学鸟瞰图


黄元土教育基金会奖教奖学颁奖典礼


二、“乡贤+基层治理”关情一砖一瓦。


通过乡贤治理模式,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治理体系,既减轻了村干部的压力,也提高了基层治理的效率。


一是当好结对帮扶员。从乡贤中选派6名乡村振兴工作指导员、8名农业专业人才入驻25个行政村,加大乡贤帮扶乡村振兴力度,目前,10名乡贤致富带头人与群众结成帮带对子15个,30名乡贤主动结对贫困户34户、45人。


二是当好社会维稳员。组织乡贤成立了“嘉惠小区物业纠纷调委会”、“五老调解室”、“后田鞋业纠纷调委会”、“涉侨维权工作站”等调解组织,开展协助化解矛盾纠纷服务活动,就地就近协助化解民事、婚姻、家庭、劳资、房屋、土地征迁纠纷案件计210多起,有效避免矛盾激化,维护乡村和谐稳定。


嘉惠小区物业纠纷调委会


三是当好群众服务员。全面摸排村、小区离退休教师、医生、退役军人等新乡贤,号召其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为村、小区献专长、办实事。如霞光村滨江国际小区成立乡贤能人队伍,设置小区顾问、小区医生、小区教师、小区管理四大员管理队伍,分别为小区住户提供政策宣传、普法教育、健康指导、医疗咨询、中医养生、课后辅导、非遗传承等13项服务;东风村充分发掘“银发”资源,由离退休干部、教师发起成立东风村老年学校,定期为辖区老年人讲授农村养老政策、养生讲堂等课程,以乡贤专长积极为群众疏淤解难,构筑和谐邻里关系。


盘龙村南音社公益课堂


东风村老年学校讲堂活动



滨江国际邻里服务站


三、“乡贤+产业发展”共创美好未来。


螺阳镇为全国校服产业重要基地,镇党委政府以乡贤联谊会活动为契机,主动加强与乡贤企业家的沟通联系,引导他们整合资源、集聚优势、抱团发展。


一是打造乡贤“蓄水池”。发挥乡贤、商会等带动作用,用好“博士菁英汇”平台,坚持以才引才,2023年度邀请和接待乡贤回乡交流、考察121人次。利用春节期间走访慰问辖区乡贤博士,与福建理工大学互联网经贸学院院长庄伟卿博士合作签约海丝数字校园服饰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院项目。


镇主要领导带队走访慰问辖区乡贤


二是打好乡贤“事业牌”。积极组织2024年新春招商引资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交流会、校服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新春乡贤座谈会等活动4场次,共引进台港澳侨乡贤项目5个、总投资达55亿元。其中,乡贤投资的群盛世纪科技产业园于2023年3月开工建设,以智能科技行业、惠安校服产业及相关配套产业为主导,借助产业链上下游供应链、供应商协同招商整合,打造智能科技、校服产业配套产业园区。


校服产业发展迎新春座谈会


新春招商引资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交流会招商项目签约


三是打通乡贤“朋友圈”。为促进党企良性互动,做大做强惠安校服产业,乡贤积极响应成立惠安县校服服饰装备行业协会,目前协会共吸纳会员238名,引导在外惠籍乡贤回乡创业,如百裕集团回螺阳成立惠安公司,海丝新梦园盘活闲置厂房总部落户惠安,云趣智慧校服互联网平台入驻惠安校服基地等,带动群众多样化就业,不仅形成校服产业集群,更成为创新、创业的一片热土。


中国校园服饰产业智能化生产基地(一期)全面封顶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