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生考评播报台】石狮华山村:工业垃圾占比多 路面清理未到位
    在二月份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考评中,石狮市灵秀镇华山村仅得到76.5分,排名倒数。19日,记者跟随考评中心工作人员对该村进行回访。【点击下方观看视频↓↓】*视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本台记者:刘程灿 刘良【无线泉州】一审:黄艺华【无线泉州】二审:林健行【无线泉州】三审:潘海阳 黄佶
    2024-03-21 09:24无线泉州 新闻
  • 泉州新增一处!就在这个路段!
    通告为加强路面安全管控及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泉州高速交警支队三大队在辖区新增1处电子监控设备,对机动车超速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抓拍取证并依法处罚。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区间测速路段南惠支线下行70公里700米至57公里60米。限速规定七座及以下客车限速110km/h,其他车辆100km/h。启用时间设备将于2024年3月27日启用。 以上电子监控设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设置,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监控抓拍。望广大驾驶人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文明驾车、安全行车。福建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泉州高速公路支队三大队2024年3月20日来源:泉州高速交警微发布
    2024-03-21 07:37无线泉州 新闻
  • 38岁,确诊!医生提醒:严重可致死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中国主题是“健康睡眠 人人共享”但要做到健康睡眠对于不少中年男子来说并不容易福州的小龙(化名)就是其中一个男子呼噜震天响不是睡得香而是病了38岁的小龙每晚睡觉都呼噜声震天,吵得妻子都想要跟他分床睡。而即便睡了一晚上,他白天精神依然很差。前阵子,小龙来到福州市第一总医院达道院区神经内科一科陈杰副主任医师那挂号,想要解决打呼噜的问题。小龙在进行睡眠呼吸监测没想到,一番检查下来,陈杰医生告诉他,比起呼噜声大,更令人担心的是他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原来,经过睡眠呼吸监测,陈杰发现小龙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超过了30次/小时,呼吸暂停最长一次达到70秒。这意味着,他一个晚上7个小时睡眠时间里,呼吸暂停或者低通气的情况超过200次。不仅如此,小龙还有高血压,多年来,虽然调整了多种降压药,但血压还是没有得到良好控制。“这是患上了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陈杰说。据其介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表现为睡眠中因上呼吸道阻塞引起频繁发作的呼吸暂停、白天过度嗜睡,多导睡眠监测(PSG)提示每夜7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及低通气反复发作在30次/小时以上。气道堵塞,可能是过度肥胖、扁桃体肿大、腺样体肥大、舌根后坠等因素造成。这种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也是导致难治性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所幸,经过陈杰对症治疗,小龙不仅睡眠质量得到了提升,呼噜声小了,血压也稳定在140/90mmHg以下。“打呼噜”会影响记忆力最严重的可能猝死“小龙这样的患者,我们门诊常常能遇到。最严重的病人AHI指数甚至超过90次/小时。”陈杰介绍,福州市民有着很高的睡眠健康意识,每周来神经内科一科睡眠监测室做睡眠呼吸监测的患者从没断过。他介绍,这种疾病最典型症状就是“打呼噜”,但其带来的危害不仅仅是噪声那么简单。它可以严重影响睡眠,夜间血氧饱和度明显降低,进一步导致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以及日间记忆力下降、情绪焦虑、工作学习效率下降等现象,最严重的可导致猝死。临床调查发现,30~50岁之间的男性患病率较高。陈杰提醒,尽管年龄、遗传背景、环境等因素都能影响睡眠,但是一旦出现睡眠障碍还是需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生诊疗,通过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仪或多导睡眠监测仪进行相应的监测,以及及时接受规范治疗。切不要盲目相信诸如市面上的阻鼾器等产品,以免耽误治疗。“报复性熬夜”不可取长此以往容易生病日前公布的《2024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显示,仅有29%的被调查人群在23:00前入睡,47%的人群在零点后入睡,13%的人群在凌晨2:00后入睡。这其中,“00后”平均入睡时间为00:33,“70前”入睡时间为23:02。“零点后入睡的人群中,不少是‘报复性熬夜’,这需要戒。”陈杰医生介绍,不少年轻人白天忙工作,到了夜里处于补偿心理,哪怕再晚,睡前想着看一眼手机,结果“不小心”点开抖音、短视频、朋友圈开始刷起来,结果越看越带劲,越刷越精神。陈杰表示,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去熬夜,对身心健康都会构成威胁。长此以往,睡眠不足的人群认知能力下降的速度,比正常睡眠者快。长期熬夜还会导致免疫力降低、皮肤变差、易患心血管疾病等。科学研究表明,每天21:00到次日05:00为最佳睡眠时间。“习惯报复性熬夜的朋友,不妨在白天给自己一点放松的时间,夜里掐掉‘玩手机’的源头,用阅读或者听点轻音乐等替代手机。睡前还可以做些放松动作,比如静坐冥想、腹式呼吸训练等,相信坚持一点,能改变熬夜的心态。”陈杰表示。来源:福州晚报
    2024-03-21 06:10无线泉州 新闻
  • 【问卷·问政】哪些科创问题最受关注?调查问卷告诉你→
    3月21日,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泉州广播电视台共同主办的《在线访谈》推出关注“大拼经济大抓发展”项目创优年专题节目,聚焦“强产业”之“抓创新促应用”专项行动。泉州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将做客直播间,就有关研发投入、高企培育、科创平台建设、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流程、人才创新创业等涉及泉州市科技局职能范围内的相关问题,与广大市民进行互动交流!泉州广播电视台《在线访谈》全媒体报道组——泉州广播电视报通过问卷形式,事先对本期节目展开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有2000位热心市民积极参与,泉州广播电视报从中抽取了有效问卷作为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市民对我市科创政策期待度较高 2023年,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泉州市制定出台《泉州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该《措施》聚焦平台、资金、技术、市场、人才等环节要素,从八个方面增强泉州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服务能力,引发多方关注与讨论,人们对于未来科技成果在各领域带来的影响,充满诸多期待。其中,超七成受访市民认为该《措施》通过实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揭榜挂帅”、补助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等举措,对我市科技成果转化具有促进作用,能够为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提速,为我市各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自2021年9月《泉州市抓创新促应用专项行动方案》出台以来,泉州市大力实施“抓创新促应用”专项行动,切实把发展动能转换到依靠科技创新的拳拳用心和有力行动上,各项工作亮点纷呈。市民对我市抓创新促应用专项行动是否了解?调查结果显示,54.22%的受访者表示“了解”,33.13%的受访者处于“略有了解”的层面,仍有2.41%的受访者对我市抓创新促应用专项行动“完全不了解”。调查中,有市民留言希望扩大宣传,确保政策落实到位。您对我市抓创新促应用专项行动是否了解?专项资金支持或财政补贴政策最受关注政策支持作为科技创新建设的第一推动力,有利于提升城市的创新发展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市民更关注哪些政府扶持政策?调查数据显示,专项资金支持或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人才引进与培养是市民关注的前三项,占比分别为92.77%、87.35%、66.87%。此外,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优先用地等政府扶持政策也备受市民关注。有市民留言表示,人才政策作为城市吸引力中的重要政策力量,是人才选择就业城市的重要因素,希望多增加扶持政策,以吸引高层次人才。另外,有市民咨询,目前泉州市对科研活动有什么激励奖补政策?希望泉州市科技局线上给予解答。高层次创新人才短缺或成我市科技创新发展短板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创新和人才是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近年来,泉州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促进全面创新,主要科技创新指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但在市民看来,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短缺仍制约着泉州市科技创新发展。在“您认为当前我市科技创新发展还存在什么短板”这一问题调查中,超八成受访者认为首要的因素是“高层次创新人才短缺”,65.06%的受访者认为是“企业技术储备不够”,48.19%的受访者认为是“政府对科技创新扶持力度有待加强”。此外,受访市民认为“企业创新意识不强”、“科技创新平台少”等也是制约我市科技创新发展的因素。市民建议,应出台更多有效政策,进一步吸引高层次创新人才,并加大科研投入,为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创新平台,才能助力泉州市科技创新不断发展。“希望多推动企业与高校开展科技合作。”“建议更加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希望进一步加大科技惠企政策力度,更好地服务于传统制造业!”“建议加大研发费用补助,简化申报流程。”……调查中,广大市民积极发声,建言献策,希望泉州市科技局能够聚焦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线上回应社会关切。您认为最新出台的《泉州市促进成果转化落地若干措施》对促进我市科技成果转化有促进作用的是?您认为当前我市科技创新发展还存在什么短板?来源:泉州市科技局、泉州广播电视报
    2024-03-20 22:18无线泉州 新闻
  • 3月25日-4月15日,泉州严禁!
    目前,泉州市火险气象等级高。清明节也将来临。为此,市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发布《关于切实做好2024年清明节期间森林防灭火工作的通知》,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民俗用火高峰期,森林防灭火面临严峻形势。各级各部门要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坚决防范重特大森林火灾,确保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禁火期火源火种不入林当前,全国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严峻复杂。四川、云南等地接连发生森林火灾,其中,云南省临沧临翔区的1起森林火在扑救过程中造成3名扑火人员牺牲、1名受伤的沉痛教训历历在目。清明节将至,扫墓祭祖和春耕春种将形成新一轮野外用火高峰。扫墓祭祖场所人流密集,加之春季气温回升,风大干燥,极易引发森林火灾。针对每年清明节期间严峻的森林防火形势,市政府已发出禁火通告,3月25日—4月15日全市林区严禁一切野外用火。各级林业、农业农村、民政、民宗、文旅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林事用火、农事用火、祭祀用火等的管控力度。在重点地段和主要进山入口设卡检查,禁止将一切烟花爆竹、纸钱、火种带上山,确保火源火种不上山、不入林。无人机喊话——林区不得违规用火禁火期,泉州市将发挥无人机携带高音喇叭空中喊话和宣传的优势,及时发现和制止林区违规用火行为。全市的专职护林员全线上山巡山护林并开启护林员智能定位系统。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将调度、监督护林员巡山护林,不定期抽查在线巡山护林情况并进行通报。同时,各地将组织镇村干部,联防队员,临时聘用巡护员上山巡查,做细做实林区网格化巡护管理。各级林业、农业农村、民政等相关部门将紧密合作,协同作战。特别是在清明节期间,组织护林员加强对重点地区的巡护管理,在主要进山入口设置检查站,严格把关火源入山。此外,各级森林消防队伍提前进入备战状态,加强了装备、机具和通信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能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处置。加强会商研判,及时分析森林火险形势,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火情信息的及时准确报告。加强应急通信和后勤保障工作,确保火情处置的高效有序。提醒——不违规用火“林木生长数十年,火灾焚毁一瞬间”森林资源是全社会的共同财富,需要大家共同来守护。森林火灾是森林最危险的敌人,预防森林火灾,更是每个人的责任。随着“清明节”将至,祭祀扫墓、春耕生产和春游踏青等野外活动增加,野外火源管理难度增大,稍有不慎,极易引发森林火灾。市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相关人士提醒,广大市民在清明节踏青、祭祖时,应提高火灾安全防范意识,自觉遵守森林防火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在野外踏青游玩时不携带火种、不搞野炊、不吸烟、不违规用火,如若发现他人在林区用火、吸烟、野炊时,要进行劝诫,不做旁观者。做到身在林中、防火记心中,让林区、景区远离火患。上述人士说,一棵树苗,5年才能成材,10年才能枝繁叶茂。而一场森林火灾只需片刻,便能将这一切化为灰烬。一位护林员,每天要花4个小时巡林,要走15公里崎岖的小路。一片500亩的森林,需要护林员十年如一日的守护。但一点火星就能让他们的努力化为泡影。20元钱可以捐植一棵树苗,种植一公顷森林需要20万元。而一根火柴的成本不到一分钱,却足以将一切化为乌有。森林火灾是森林最危险的敌人,严禁在林区吸烟、上香、烧纸、燃放烟花爆竹等,共同保护森林资源,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美丽家园。上述人士提醒,如遇到森林火灾,应注意及时避险,迅速离开危险区域,附近的河流、湖泊或植被稀少的地方相对安全。逃跑时注意观察风向,选择侧风向路线逃生,千万不要顺风跑。用湿衣服捂住口鼻,山洞无法挡住浓烟千万不要试图躲在山洞里。同时,牢记森林火险报警电话12119,如若发生森林火险,应及时报警。来源:泉州晚报社
    2024-03-20 22:04无线泉州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