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庙与书院承载着一座城市的千年文脉。在历史长河中,刺桐大地曾涌现一大批地方文庙和书院群,孕育一代代栋梁之才。9月28日,市委书记张毅恭前往部分文庙和书院调研,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对标“在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福建新形象上久久为功”重要要求,探索泉州书院文化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新路径,为建设文化强市、旅游强市注入新动能。
吴亭山南麓,南安文庙现址因建置变革,由原来的南安丰州镇划为如今的丰泽北峰街道,成为一座跨区域的县级文庙。去年一期修缮工程完工,历史样貌逐步还原;今年二期工程紧锣密鼓推进,明伦堂、朱子祠等有望重现昔日风采。清源山中,因“泉州第一进士欧阳詹”而得名的欧阳书院,复建后成为一方集休闲阅读、文史讲学、研学实践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文旅复合空间。黎明大学内,曾为朱熹开坛讲学处的宝觉书院“重获新生”,朱子文化融入校园日常,催生出学术交流、国学研究、文化育人新平台。每到一处,张毅恭都认真听取历史沿革、名人典故、文化价值等介绍,仔细察看了解建筑修葺、文物修复、空间运营、文化推广等情况,在书香古韵中领略千年“海丝名城”的悠久历史和厚重文脉。
调研中,张毅恭指出,书院文化是泉州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瑰宝。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坚定文化自信,结合建设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清单化推进古代书院复建复兴工作,深挖书院文化脉络,修复书院文化遗存,因地制宜培育书院文化品牌,让古老书院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成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阵地。要坚持守正创新,在保护中发展、在传承中利用,优化书院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常态化开展名师名家讲学、乡土文化教育等活动,延伸拓展“书院+非遗”“书院+研学”“书院+文创”等功能,运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书院文化故事,更好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
市领导周小华、刘林霜参加。
本台记者:魏佳媚 林鸿毅
通讯员:陈林森
【无线泉州】一审:黄艺华
【无线泉州】二审:王桂瑜
【无线泉州】三审:欧阳可及 陈雄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