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泉州三农】备耕种先行 春耕有保障
    种子作为春耕时必不可少的农资,数量和质量都至关重要。为打好春耕生产第一仗,泉州市农业部门严把种子质量关,做好种子储备工作,确保不误春耕,不误农时。【点击下方观看视频↓↓】*视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在泉州市种子质量监督检验站,技术人员正在种子储备库查看杂交水稻的种子情况。按照规定,储备库的湿度要控制在65%以内,温度在16摄氏度以内,才能确保种子的质量,尤其是在高温高湿的季节,延缓种子的发芽率。为了更加方便地控制储备库的温湿度,种子站引入了智慧农业云平台,实现线上全天候远程操控。泉州市种子站技术人员 杨明晖种子储备制度是政府为了保证农业生产安全和粮食安全而建立的一种管理体系,它的核心目标就是在遭受自然灾害或重大病虫害,或其他突发事件而导致市场种子供应短缺时能够迅速提供优质的种子以恢复农业生产。种子的质量检测也是关键一环。在水分室内,技术人员通过粉碎、称重、烘干、再称重四道步骤,计算出种子的含水量。优质种子的含水量不超过13%,水分越高的种子消耗的养分就越多,进而影响种子的发芽和生活能力。泉州市种子站技术人员 杨明晖 在种子质量方面国家有强制标准,就是说种子水分、净度必须达到一个国家强制标准。我们做的这个目的主要是市场供应,为了农民用上放心的种子,接下去我们还要进行市场的抽检。当前,我市市级种子储备库储存种子12万公斤,可供种植面积15万亩。各个生产线上的种子量也储备充足,可满足我市新一年春耕生产需求。本台记者:李莹莹 汪龙波通讯员:王智卿【无线泉州】一审:洪冬旭【无线泉州】二审:林健行【无线泉州】三审:潘海阳 林婷瑜
    2024-03-03 18:39无线泉州·要闻
  • 【龙腾虎跃看泉州 民营经济春潮涌】清能新能源:让“退役”电池重生的“电池医院”
    甲辰龙年春节刚过,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便呈现出一派火热、蓬勃的景象。在政策的支持下,绿色出行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有行业专家近期预测,2024年新能源车渗透率或将达到40%。在新能源汽车这块蛋糕上,泉州企业另辟蹊径,以独到的眼光快速布局新能源汽车重要配件电池中的一个细分赛道。【点击下方观看视频↓↓】*视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泉州清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泉港。作为一家新兴能源技术企业,它被行业内称作“电池医院”。泉州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 武经诏我们人不舒服了,可以去医院看病挂号,找医生诊断。那么汽车电池出了问题,又该将怎么解决呢?今天呢,我就带大家来到位于泉港区的这么一家企业,它能够解决汽车电池后续产生的各种问题,也可以形象的被称为“电池医院”。卢总您好,我今天在进来我们这个企业之前,有注意到门口摆放一些废弃的汽车旧电池,它们是从哪来的呢?泉州清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 卢敏艳 它们是一些车上不能用的都退下来拿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拿来做梯次利用,因为我们也取得了国家工信部关于旧电池回收的“梯次利用”的白名单,所以我们现在主力在做这个业务。在新能源汽车时代来临的同时,大量从汽车上“退役”的电池该何去何从,成为环保问题的同时,也隐藏着发展的机遇。敏感的泉州企业很早就嗅到商机。泉州清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 卢敏艳前端电池在车上用完了之后,不能用了,其实它可以被再次利用,再次利用它可以应用在车以外的更低的应用场景上,比如说低速电动车、二轮车,这些应用完了之后,不能用了,再拿去做报废,跟材料提炼处理,这样完成整个电池的全生命周期的闭环。瞄准新蓝海,公司开始着手建设“电池医院”。前期,公司在省内多个地方进行选址建设,最后选择了泉港,投资建设锂电池科技项目。项目共三期,全部投产预计将形成年处理能力2万吨的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的回收与加工,实现资源循环再利用。这个项目也被列为泉港区区级重点项目。从审批报建、开工建设、到后期验收等,泉港各部门给予企业极大的帮助。项目在加速推进,但企业遇到了技术问题,回收利用废旧电池的同时,如何减少其他废弃物的产生。为此,企业主动作为,积极整合行业资源。泉州清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 卢敏艳一直以来,我们整合了整个行业里面的,包括三电系统,然后一些电池管理系统,这些相应的所有的主力团队都有了。核心竞争力应该就是我们这些团队还有优秀的工程师,一些合作的科研院所,做我们的一些技术支撑。企业还主动出击,向高校实验室寻求技术支援,与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合作,推动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并积极参与国家废旧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体系建设。一边促项目建设,一边沉下心来促技术攻关,两条腿走路,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产业这个赛道上,这家刚成立不久的企业跑出了漂亮的起步。企业一期项目已上马智能化、柔性化退役动力蓄电池回收梯次生产线。企业成立当年就实现营业收入超2000万元,二期计划投资5000万元,完成厂房扩建和设备导入,将梯次利用年处理能力提升到8000吨,预计今年的产值能突破亿元。泉州清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 卢敏艳我们这个场地里没有废水、废气、废液的排放,而且梯次利用本身就是响应国家循环经济的号召,是替垃圾做减量化处理,在梯次利用这个环节是纯物理的,不产生任何的排放。龙年春节刚过,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强调要鼓励引导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大规模回收循环利用。虽说企业刚成立两年,但年轻的企业也有着年轻人一样的冲劲。随着企业开展的项目入选2023年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企业计划将服务范围从新能源公交车拓展到物流车、网约车等领域。泉州清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 卢敏艳中央财经委的这个会议,推动消费以旧换新,那么正好我们做这个梯次利用也是在这个领域,很多公交车,它已经到了报废年限,或者电池到了这个报废年限,但是车仍然是好的,那么这些车辆如果重新去报废的话,这个代价太大了。那我们把电池给更换了,车辆继续跑,可以让政府又实惠又安全,把循环经济这件事情做起来,所以我们今年这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响应国家号召,在这个领域,就是车辆电池包的更换,跟维修领域做大量的储备,然后整个市场的拓展。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业界普遍认为,2025年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退役高峰期将真正到来。未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市场潜力相当诱人。虽然泉州在动力电池回收产业方面尚处于起步期,但爱拼敢赢、慧眼识商机的泉州企业以智能化、规模化入局,起点较高,未来潜力可期。本台记者:张怀宁 沈逸夫【无线泉州】一审:洪冬旭【无线泉州】二审:林健行【无线泉州】三审:潘海阳 林婷瑜
    2024-03-03 18:32无线泉州·要闻
  • 泉州215个省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全省第一
    2023年,全市上下深耕“项目奋战年”专项行动,形成全域“抓项目、促发展”的浓厚氛围,全市省、市重点项目均超额完成全年投资目标任务。【点击下方观看视频↓↓】*视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2023年,我市出台《泉州市“项目奋战年”活动方案》,明确要深入实施“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深耕“1+3+2”专项行动,围绕产业发展招项目、城市建设谋项目、民生生态争项目,着力转变项目攻坚的思想观念,着力提升项目谋划策划和建设攻坚能力,全年884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2200亿元,新开工项目240个,建成项目150个,均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计划;215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95.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116.75%,超序时进度16.75个百分点,投资完成率全省第一。产业项目方面,泉港百宏化学新材料等99个重大制造业项目新开工建设;洛江三一筑工(泉州)建筑科技产业园等28个项目已建成(或部分建成)投产,新增产能约150亿元;基础设施方面,泉州石湖作业区5#、6#泊位工程正式投用;福厦高铁泉州段正式通车运营;北高干渠功能调整输水工程、金门供水水源保障南高干渠供水替代工程动工建设;跨江跨海通道泉州金屿大桥、百崎通道开工,部分陆域桩基先行动工;民生项目方面,上海六院福建医院晋东院区、泉州师院附属小学泉州台商投资区分校扩容建设、泉州九中城东校区等项目新开工建设;福建童昌医院、泉州市妇产医院二期、正骨医院北峰院区等建成投用;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南安校区开工建设。本台记者:张贵霖 刘程灿【无线泉州】一审:洪冬旭【无线泉州】二审:林健行【无线泉州】三审:潘海阳 林婷瑜
    2024-03-03 18:26无线泉州·要闻
  • 【深学争优 敢为争先 实干争效|抓项目 促发展】复工复产服务周 全力以复服务项目冲刺“开门红”
    项目是引领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新春伊始,泉州市重点项目奏响“复工序曲”,以起跑就加速,开局就争先的势头,争分夺秒赶工期、抢进度,奋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点击下方观看视频↓↓】*视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泉州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 郑滢颖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洛江区医院重点项目的施工现场,在我身后的3号楼在年前主体已经封顶,地下室也已经施工完成,在春节期间仍有不少工人坚守在一线,为项目早完工、早投入使用努力着,现在现场是有160余名工人在有序的进行1号楼和2号楼的施工工作,预计该项目建成后将能提供总床位数700床。洛江区医院项目位于泉州市洛江区万虹路西侧、经十路南侧,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投资约为8.3亿元,主要建设病房综合楼、门诊医技综合楼、供氧站等,投入使用后将大大缓解片区医疗资源不足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洛江区医院党支部书记 连华目前我们第一季度按照事先的施工计划,做好施工进度安排,让人员和计划能够匹配进程。今年,我市安排市重点项目954个,总投资1.36万亿元,年度投资2400亿元,项目数量、规模均创新高。泉州市发改委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快速启动“项目创优年”要求,提前谋划布局,护航项目复工复产,同时对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遇到困难问题,打好正向激励“组合拳”,落实资金要素保障。泉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廖良结春节时我们出台的方案就是鼓励晚停工、不停工、早开工。春节期间有85个重点项目不停工,两千多个工人奋战在项目一线,我们这几天上班后抓紧推动复工复产服务周活动,一日一调度,正月十二我们复工率已居全省第二,我们也制定了一套开门红、开门好、开门稳的工作方案,推动各行各业、各个项目争先创优。奋战“项目创优年”,第一季度,我市将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 加快项目前期,确保政策性资金下达后,项目即可开工建设;织开展全市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 力争市重点项目一季度新开工70个、完成投资600亿元以上, 实现“开门红”“开门稳”,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本台记者:林宏旭 林工滨 郑滢颖【无线泉州】一审:洪冬旭【无线泉州】二审:林健行【无线泉州】三审:潘海阳 林婷瑜
    2024-03-03 18:21无线泉州·要闻
  • 最新!泉州:全国推广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清单(第六批)》,泉州市工作经验得到全国推广。截至目前,泉州市发展保租房工作已有3项举措列入住建部《发展保租房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清单》。下一步,泉州市将认真贯彻中央、省、市有关住房保障工作决策部署,不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围绕“项目创优年”活动,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加快推进新建项目开工建设和在建项目竣工投用,增加房源供应,着力解决青年人、新市民的住房问题,实现人民群众住有所居目标,住有安居。来源:泉州市住建局
    2024-03-03 11:58无线泉州 新闻